贺兰县纪委
首页 > 理论研究 正文

理论研究

以全周期理念加强民生领域治理
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5-09-18 10:42:38
分享至:

 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,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实践中,重庆市綦江区纪委监委深化群众点题、调研开题、办案破题、实事答题、制度结题的全周期工作理念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重点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,推动形成群众信任监督、监督守护民生的良性循环。

  群众点题,找准民生领域治理出发点。一切为了群众、一切依靠群众是民生领域治理的根本出发点,要坚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,让干部走进群众、让群众参与治理,以“小切口”治理推动实现“大民生”改善。建立群众诉求监督办理机制,构筑闭环体系,对群众反映集中、部门落实缓慢的问题及时梳理研判,建立问题台账和责任清单,明确监督靶向。深化运用班子成员“带案下访”工作机制,坚持“周轮访+月约访+季走访”,依托信访举报、廉情驿站、“民意直通车”等渠道,常态化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及时优化调整监督措施。加强与人大、政协等机关的协作联动,围绕人大建议、政协提案,会商研判干部群众关切、监管薄弱环节,明确主动领办、重点督办等事项,共同推动从解决“一件事”向办好“一类事”延伸。

  调研开题,找准民生领域治理的着力点。调查研究是准确把握民生问题规律特征的“金钥匙”,要在深入基层中掌握实情、集思广益,形成立足实际、剖析深刻、对策务实的调研成果。把准调研方向,围绕重点整治项目和民生实事,结合群众点题重要事项,明确重点调研课题,建立委班子成员主动领题、相关部门配合、派驻机构和镇(街)纪(工)委联动协同的工作机制,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。拓展调研方式,联合各类监督主体相关单位分专题开展联动监督调研,下沉一线排查政策落实堵点、问题治理难点,分行业分领域形成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、任务清单,动态管理、定期调度、加强指导,推动成果转化运用,确保调查研究出实效。

  办案破题,找准民生领域治理的切入点。把查办案件作为彰显民生领域治理决心和力度的最有力抓手,以办案开路牵引带动民生领域治理工作全局。持续拓展案源,通过监督检查、专项督查、信访排查等方式全面排查问题线索,对重点整治项目和民生实事问题线索开展大排查大起底,动态管理问题线索台账。狠抓案件查办,强化委班子成员包项目、包片区、包案件、包实事的责任机制,聚焦重要事项和重大民生实事,统筹基层监督力量开展片区协作联合办案,建立民生领域风腐同查同审同析同治机制,既严查腐败案件又对其背后“四风”问题紧盯不放、逐案过筛。提升办案质效,严把民生领域问题线索处置关、事实证据关、定性处理关、程序手续关,认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,建立“发现问题、反馈督办、整改提升”案件质量把控闭环,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。

  实事答题,找准民生领域治理的根本点。办好民生实事是开展民生领域治理的根本所在,要始终坚持执纪执法为民、纠风治乱为民,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将收集、汇总的群众诉求,按部门职能、难易等级、整改时限等精细划分,形成民生实事待办库,建立“区级、部门、镇街”三级实事领办机制,各级各部门“一把手”和班子成员带头领办,定期检查民生实事办理进展,确保抓一件成一件。建立“问题收集—转办—办理—反馈—评价”机制,各部门、镇街指定问题收集员,深入走访群众和辖区企业,共同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,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有落实。推动联动监督部门开展民生领域治理开放日活动,创新“指尖监督”,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民生领域治理,现场感受整治效果,认真提出反馈建议,激活基层治理“监督末梢”。

  制度结题,找准民生领域治理的落脚点。坚持查改治贯通,推动完善制度机制,固化深化民生领域治理成果,实现治理一域、规范一方。聚焦问题线索集中、违纪违法案件多发的领域,采取“一案一剖析”方式,深入研判案件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和个性特点,查摆案件背后权力运行风险点、体制机制弊端和管理监督薄弱环节,分层分级剖析根源形成“错题集”,一题一策抓好整改。聚焦类案问题,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共同会商分析,对违纪违法事实逐条过筛,找准问题症结、挖掘深层原因,确保纪检监察建议问题分析具体、提出意见精准。建立健全以案促改促治评估机制,重点聚焦主体责任落实、开展警示教育、推动问题整改、健全制度机制、干部群众评价等情况,实行动态评估、对账销号,加强对整改整治成效的跟踪监督,既让案发单位明确“改”的方向,又持续拓展行业领域“治”的深度。(宋秉洲,作者系重庆市綦江区委常委,区纪委书记、监委主任)

>>><<<